古代文学学科举办本学年第一、二场(总第127、128场)“问道”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0次
2022年9月8日下午两点,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本学期第一场、第二场(总第127场、第128场)“问道”学术沙龙在线上举行。本次沙龙由研究生刘冠东主持,于阔和吴树亮同学主讲,题目分别是《吴歌西曲用韵特点初探》《通儒:辛弃疾统兵文臣身份的再认识》。文学院刘万川、董双老师、古代文学部分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外校研究生参与。
于阔同学的论文通过对吴歌西曲用韵情况的梳理,归纳出吴歌西曲用韵情况,论述其在魏晋南北朝诗歌格律化进程中的地位。文章视角新颖、材料较为丰富、内容比较翔实。田路路、公一娇、王晴晴、杨思雨等多位研究生对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与于阔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刘万川老师从概念辨析、研究对象的补充界定以及论文写作技巧等方面展开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
吴树亮同学对《通儒:辛弃疾统兵文臣身份的再认识》一文的选题背景、逻辑框架、创新点进行了介绍。文章通过重点辨析“貂蝉元出兜鍪”以及“貂蝉却自兜鍪出”的词情指向,得出了辛弃疾在词作中排斥主流士大夫的升迁路径,自觉主动的将自己归入武将之秩序,只认可由武功而获得文官高位的晋升途径。白云璐、李苗、王昭宇、吴宇卓、杜雨森、蔡鹏飞、姚智颖等同学对论文提出一系列意见。董双老师为论文的讨论做出总结性评价并给予指导意见。
整个沙龙中,主讲同学准备认真,提供了较高水平的文章,老师、同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真诚交流探讨中,大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促进了思考,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